而对于洪峰过境的地区,搭载吊舱的无人机能够帮助开展雨前雨后水库大坝、重点堤坝和山区道路险情巡查,排除重大灾害隐患。针对受困地区的人,无人机还可以远距离投送救灾物资,通过远程喊话进行安抚工作。慧视光电推出的VIZ-GT07D三轴双光微型吊舱,是一款微型的三轴双光惯性稳定吊舱,集成了640×512高分辨率红外相机、1300万像素的全高清可见光相机和陀螺稳定平台。搭载于无人机上,能够在汛期应急救援领域开展全天候工作,实现高清成像、视频回传,为救援提供精细详细地信息。慧视RK3399PRO图像跟踪板支持图像识别模块识别目标(人、车)。成都AI智能图像识别模块板卡公司
无人机搭载如光电吊舱等带有摄像头的设备后,达到了实现智能识别的硬件条件,但是传统的摄像头只能获取图像,并不具备AI识别的功能。无人机AI识别算法还是在于模仿人眼一样进行视觉处理,然后AI进行智能提取和分析图像,再和训练模型进行快速比对,从而在无人机快速飞行的过程中做到实时目标识别。首先,要想实现目标识别需要的硬件支持就是AI图像处理板。图像处理板通过算法的赋能,就能够对目标区域的物体进行AI识别分析,从而做出判断。由于无人机作业的环境复杂,因此对于图像处理板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。成都慧视开发的Viztra-HE030图像处理板,采用了工业级芯片RK3588,采用***架构,8核(4大4小)处理,算力能够达到6.0TOPS。同时,慧视光电能够根据需求环境定制丰富的输出接口。成都自主识别图像识别模块应用慧视光电开发的慧视RV1126图像处理板,采用了国产高性能CPU。
无人机要进行AI识别,需要的是模拟人眼,对需要识别的物体进行图像处理,AI通过大量的模型训练,能够具备对物体进行特征提取进行分析的能力,从而实现整个流程的自动化,达到无人机智能识别的目的。但不同的事,无人机的目标识别和传统的摄像头还是又不晓得区别,传统的摄像头是静态的,而无人机搭载如光电吊舱飞在空中时,需要处理实时动态的信息,这就是对目标的锁定跟踪能力。这样的结果可以采用将AI图像跟踪板植入吊舱的方法来实现。
目前,有许多功能性AI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图像标注,其中慧视SpeedDP是针对AI零基础用户的低门槛AI开发平台,提供从数据标注、模型训练、测试验证到RockChip嵌入式硬件平台模型部署的可视化AI开发功能。SpeedDP提供丰富的算法参数设置接口,满足不同用户业务场景的定制化需求。此外,慧视SpeedDP开发平台支持本地化服务器部署,数据敏感的用户也无需担心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。目前慧视SpeedDP开发平台主要提供目标检测算法的开发功能,不同的用户可针对自己的业务场景进行AI算法的定制化开发以及算法模型的快速迭代优化。慧视光电开发的慧视RK3588图像处理板,采用了国产高性能CPU。
在林河生态维护中一些例如垃圾偷倒、破坏林地、违规种养、偷排污水等问题对于人工巡检来说也是一大难点,要么难以发现,要么发现的不及时,而无人机的巡航能够尽可能做到时效性。另外,林河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中,无人机可以捕捉到许多人工难以察觉的细节,如树木的生长状况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、河道的夜间漂浮垃圾等,及时为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。无人机灵活便捷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应用在此,可以说,无人机的运用是当下打造智慧林河长制的有利技术。RK3399PRO图像处理板是我司自主研发的图像识别模块板,该板卡采用国产高性能CPU。成都运动轨迹图像识别模块算法
慧视RK3399PRO图像处理板能实现24小时、无间隙信息化监控。成都AI智能图像识别模块板卡公司
从2016年12月11日起,我国就正式施行林河长制。其中林长制主要职责是林业生态保护修复、森林防火、林业有害生物***、森林资源管护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。而河长制是保护水资源,打造安全用水环境。这两项工作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的稳定具有关键作用。在中西部许多地区,由于环境下复杂,对于林、河的巡护是一项困难的工作,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,还不能做到大面积的覆盖。随着无人机的落地应用,这种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。无人机“加持”下的林河长巡查,形成了“人防+技防”的地空巡检新模式,覆盖更广、发现更及时。无人机凭借其灵活、轻巧的特点可以轻松飞越一些人无法到达的地点,还能够实时传输高清图像数据,节约时间成本,快速高效地获取资料,让管理人员对森林植被、河湖状况一目了然。成都AI智能图像识别模块板卡公司